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江蘇吳江區皮膚醫院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江蘇吳江區皮膚醫院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蕁麻疹到底是什么病?
蕁麻疹作為一種“耳熟能詳”的皮膚病,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再加上它反復出現的“特性”,困擾著我們身邊的部分人群。慢性蕁麻疹的發生,并不是人體免疫能力的下降,而應該是細胞免疫功能的紊亂,與之有聯系的可能是輔助性T淋巴細胞亞群中Th1及Th2比例的失調。
同時,慢性蕁麻疹癥者機體內存在Th2反應亢進及Th1功能下降,從而加速體內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IgE,最后過敏原或肥大細胞表面的IgEFc受體會與IgE相結合,使自身活化產生造成蕁麻疹的炎癥因子。
因此減少人體內Th2以及IgE的數量是關鍵。那我們應該去哪里找Th2和IgE呢?腸道!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棲息著大量微生物(每克腸道內容物約含1011~12個),我們出生后即受大量微生物抗原和食物抗原刺激致腸黏膜淋巴細胞被激活,進而使全身免疫系統趨于成熟。
研究表明,Th2為主的細胞誘發的特應性皮炎發病中起關鍵作用,而人出生后正常腸道菌群的快速建立可下調Th2免疫應答,減少過敏癥的發生。因此利用抗過敏益生菌來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穩定免疫系統是關鍵。
2009年HougeeS.等利用5-8周齡的雄性小鼠進行試驗。實驗用卯清蛋白致敏,持續一周;在開始致敏后的第28天開始給予其益生菌灌胃,每種菌灌胃劑量均為1×10CFU/d直到第42天結束。
結果顯示:采用的抗過敏益生菌中短雙歧桿菌與植物乳桿菌可以減少卵清蛋白特異性IgE和IgG1的量,同時植物乳桿菌還可以減少實驗動物血液中IL一4、IL一5和IL—l0的量,短雙歧桿菌減緩了皮膚對于卵清蛋白的過敏性反應程度,這抗過敏益生菌可以減輕過敏癥狀的程度。
隨著科學技術和醫學理論、實驗的發展,人們對益生菌作用的認識不僅僅再停留在能夠幫助腸道吸收營養物質,益生菌,特別是抗過敏益生菌,還能夠幫助減少人體內Th2以及IgE的數量,幫助穩定易過敏人群自身的免疫系統,降低蕁麻疹的發病率,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以上僅代表蒙佩爾蘭觀點,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利敏舒提醒您,益生菌雖對健康有益,但也要謹慎對比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鳳英,魯鵬,藍曉慧,傅思武. 益生菌輔助防治過敏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物雜志.201406032
[2] 吳江,吳正鈞,郭本恒.益生菌輔助防治過敏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通報,2013-02-015
蕁麻疹一般都是過敏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的疾病,一般會導致皮膚出現瘙癢,也會呈現出風團,顏色有些是蒼白色或者鮮紅色,以及皮膚色等等,少數患者會出現水腫性的紅斑,而且出現的風團的大小和形態都是不一樣的,可以采取抗過敏的藥物來治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江蘇吳江區皮膚醫院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江蘇吳江區皮膚醫院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