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真實案例?
案例:國內某服裝集團通過股權收購了國外的一家跨國服裝公司。在管理過程中,發現兩家公司在國內的市場渠道高度重合,都是在國內各大百貨商場內設立品牌專柜。
因此,集團管理層決定將跨國公司的中國區市場業務全部合并到集團下屬的國內服裝公司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并且注銷了跨國公司在國內注冊成立的相關企業。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為什么恢復子公司的留存?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后,恢復子公司的留存是因為這些子公司在合并前已經是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品牌、客戶、人才、資產等資源,如果不保留這些子公司,可能會影響母公司的業務及品牌價值,同時也會影響母公司與這些子公司的合作關系。
因此,恢復子公司的留存可以保障母子公司的互利合作,提高整個企業集團的綜合實力和價值。
同一控制下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包括類型:
1.控股合并:是合并方在企業合并中取得對被合并方的控制權,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獨立的法人資格并繼續經營,合并方確認企業合并形成的對被合并方的投資的合并行為。
2.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并后,其中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繼續存在,而剩余公司主體資格同時消滅的公司合并。通常做法是投資企業把對方的資產負債吸收過來。
3.新設合并: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在合并之后,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對于參與合并的原有各公司就都歸于消滅的公司合并。
企業合并的兩大基本類型: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二者或二者以上同屬于一個集團內部。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二者或二者以上不同屬于一個集團內部。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與同一控制下企業會計分錄的區別?
初始計量不同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應以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之和為初始投資成本;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應以合并日應享有被合并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對價差異的處理不同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計量;作為合并對價的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在確認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和負債后,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進行的該類合并所確認的凈資產入賬價值與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商譽不同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可能會產生商譽,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合并當期損益計入利潤表;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不會產生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