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預算管理模式的優缺點?
1.增量預算法與零基預算法
增量預算法是以基期水平為基礎,分析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因素的變動情況,通過調整基期項目及數額,編制相關預算。
零基預算法不考慮以往期間的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主要根據預算期的需要與可能,分析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的合理性,綜合平衡編制費用預算。
2.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
固定預算法是根據預算期內正常、可實現的某一固定的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等)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
彈性預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的系列預算方法,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
3.定期預算法與滾動預算法
定期預算法是以固定不變的會計期間作為預算期間編制預算的方法。
滾動預算法是在上期預算完成的基礎上,調整和編制下期預算,并將預算期間逐期連續向后滾動推移,使預算期間保持一定的時期跨度。
4.固定預算法(靜態預算法),以預算期內正常的、最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產量、銷售量、作業量等與預算項目相關的彈性變量)水平為固定基礎,不考慮可能發生的變動的預算編制方法,適應性和可比性差。
5.彈性預算法:
優點 考慮了預算期可能的不同業務量水平,更貼近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
缺點
①編制工作量大;
②市場及其變動趨勢預測的準確性、預算項目與業務量之間依存關系的判斷水平等會對彈性預算的合理性造成較大影響
定期預算法以固定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編制預算的方法。
優點
使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相對應,便于將實際數與預算數進行對比,也有利于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缺點
使管理人員只考慮剩下時間的業務量,缺乏長遠打算,導致短期行為的出現
滾動預算法
優點:通過持續滾動預算編制、逐期滾動管理,實現動態反映市場、建立跨期綜合平衡,從而有效指導企業營運;強化預算的決策與控制職能。
缺點:(1)預算滾動的頻率越高,對預算溝通的要求越高,預算編制的工作量越大;
(2)過高的滾動頻率容易增加管理層的不穩定感,導致預算執行者無所適從。
全面預算的特點和編制程序?
全面預算的特點指作為企業全部計劃的數量說明和實施辦法的全面預算所應具備的特點。
企業全面預算構成復雜,內容繁雜,編制預算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常用方法有增量預算法與零基預算法、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定期預算法與滾動預算法,這些方法較廣泛的用于經營預算的編制。
預算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一、對照法
與歷史數據、行業標準對比,在對比中發現問題與機會。
二、流程節點管控法
在預算執行時,找到重要關鍵點,并且將責任、利益通過考核、評價得以落實。
三、超預算申請法
根據預算不可突破法,對于超預算的情況嚴格執行申請、審批流程,避免隨意性。
四、特別預算法
設立特別基金,以應對不可預見的情況,確保利潤目標的實現。
五、考核法
經營目標、費用預算,都要納入考核、評價,做到責權利統一。
六、單項激勵法
對于重要的彈性大的費用項目,可以單獨建立激勵機制,獎勵員工的直接貢獻。
七、外包法
將目標及預算巧妙地轉化,公司的目標轉化為員工的目標,花公司的錢變為花自己的錢。
八、產值、積分衡量法
將員工的工作成果按實產值、虛產值進行量化管理,或者建立積分標準,量化員工對目標與預算的貢獻,以便建立統一衡量標準,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