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的結構?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即為營業利潤。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4)凈利潤,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凈利潤。
(5)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于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還應當在利潤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后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于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于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利潤表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利潤表的基本框架:常見的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在我國,企業利潤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結構。
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是反應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報表,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利潤名表一般由表頭、表體兩部分組成,表頭部分應列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名稱、編報期間、報表編號和計量單位。表體部分為利潤表的主體,列示了形成經營成果的各個項目和計算過程。利潤表反映發生額的項目,填列金額分別為“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金額。
利潤表結構分析以什么為主題?
利潤表結構分析以企業盈利結構分析為主題。盈利結構分析包括收支結構分析和盈利結構分析。
盈利結構分析,從質的方面來理解,表現為企業的利潤是由什么樣的盈利項目組成的,不同的盈利項目對企業盈利能力的評價有極不相同的作用和影響。從量的方面來理解,表現為不同的盈利占總利潤的比重,不同的盈利比重對企業盈利能力的作用和影響程度也不相同。如主營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這個比重大表明企業的盈利結構安全性、穩定性較大。
企業的收支結構有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企業的總利潤是怎樣通過收支來形成的;二是企業的收入和支出是怎樣通過不同的收入和支出項目構成。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總收入是多少,總支出是多少,總收入減去總支出后總利潤是多少。通過分析可以判明企業盈利形成的收支成因,能夠揭示出企業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從整體上說明企業的收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