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和攤銷是什么?
性質不同、計算方法不同、成本期限不同等。;
1、性質不同;折舊的是資產;攤銷的是費用。折舊是針對固定資產而言的,攤銷是針對無形資產和費用而言的。攤銷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2、計算方法不同;折舊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攤銷的計算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五五攤銷法等。;
3、成本期限不同;折舊至少兩年以上;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固定資產在這種年限內單位時間如年、月,使用成本最低來確定折舊年限。;企業籌辦費應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少于5年。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單獨計算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凡合同有年限規定的,按合同規定的年限攤銷,無合同規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攤銷。
折舊攤銷計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記折舊額均衡得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2.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3.雙倍月遞減法,是指再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期初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的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折舊和攤銷在會計是什么意思,分別怎么處理?
折舊和攤銷,都與資產有關,與費用有關,折舊是對固定資產而言的,固定資產一般是長期資產,開辦企業時一般都要確定企業自已的固定資產目錄,我國會計制度規定,資產性支出不能夠作為當期成本費用,而這部分的支出是按照相關規定逐步計入以后各期成本費用的,每期計算折舊時,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貸累計折舊在權責發生制的處理原則下,攤銷則一般是與期間費用有關與利潤有關的費用性資產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這部分費用,通常是一次付出,但受益期在以后各期,如房租付出時付了一年的租金,就不能在付出當期全部計入費,而應把它分別在一年的12個月份中均攤發生支出時借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貸現金或銀行存款,攤銷時借相關費用科目,貸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