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計提減值準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計提減值準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計提減值準備?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是指資產未來可能流入企業的全部經濟利益低于該資產現有的賬面價值,而在會計上對資產的減值情況進行確認、計量。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包括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固定(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以存貨為例,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時,表明存貨可能發生損失,這時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是對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股票計提減值準備?
正常來說,股票應該按市值做減值準備測試,如果你們股票賠了,即使還沒出手,也該計提減值準備,這是會計準則的要求,不過,計提的減值準備,在稅務上是不予承認的,即你們賬上列支為損失,但是所得稅匯算的時候予以不會承認,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準備可提可不提,關鍵是給你們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愿意為你們做這方面信息的隱瞞并承擔一定的風險,所以下面需要的就是你們公司的公關操作了。
什么叫“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長期閑置不用,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再使用,而且已無轉讓價值的固定資產。
2、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被淘汰不使用的固定資產。
3、雖然固定資產還能使用,但使用后生產出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資產。
4、遭到毀損,已經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固定資產。
5、其他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固定資產。
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啥意思?
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是指由于會計上采用歷史成本原則,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其歷史采購價值,時間比較久遠,與現階段的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差額。
為了讓資產的價值真實、準確,更接近于目前的市值,會計上對失真的資產要計提減值準備金,作為備抵賬戶,也便于讓財務報表的外部使用者更清晰、更準確地了解企業資產的價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計提減值準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計提減值準備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