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蘇州新區虎丘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蘇州新區虎丘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虎丘發展前景如何?
高新區(虎丘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蘇州古城西部(“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就是在這一塊區域哦。
然后“姑蘇城外”也說明了這里曾是城外的鄉下區域,現在也已經翻身嘍),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勢頭很猛,房價也很高。
吳江區:2012年由吳江市撤市并區,并區后的吳江快速發展,房價上漲也很快,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超過了常熟市。吳江有許多的大型民營企業,恒力、亨通、盛虹等等,都是千億級的民營企業。
前景挺好的。
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先于虎丘區這個行政轄區先確立的,具體沿革如下。
虎丘區始建于1951年,當時稱郊區,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
1992年2月前,蘇州高新區無獨立的行政轄區。
1992年3月,新建的蘇州河西新區開始代管原屬蘇州市郊區橫塘鄉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獅山6個行政村。區域范圍:東瀕京杭大運河;南抵向陽河、橫塘鄉北界;西達獅子山、何山;北接吳縣楓橋鎮南界。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
虎丘區,作為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前景廣闊.
這些年,各項公共服務及城市建設強勁,打下了扎實可靠基礎,“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落戶其中,如虎添翼,其長遠發展潛力巨大
虎丘區和高新區區別?
沒有大的區別
虎丘區是民政部正式登記在冊的行政區劃單位,是行政意義上的,國家意義的地理區劃。而高新區在2002合并前曾經代管者虎丘區(2000改名了)的一部分(只是其中一部分哦)地區,2002年,為了蘇州市的統籌管理,進一步,從行政意義上的虎丘區中劃出一部分(虎丘區的虎丘鎮、白洋灣街道、橫塘鎮的部分村),和高新區(之前就代管了虎丘區的一部分了)再次合并,形成了一個虎丘區、高新區
沒有區別。
虎丘區別名蘇州高新區、蘇州新區,隸屬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位于蘇州古城西側,東臨石湖和京杭大運河,與姑蘇區友新街道、三元街道、白洋灣街道以京杭大運河為界,與姑蘇區虎丘街道,相城區黃橋街道毗鄰,南與吳中區越溪街道、木瀆鎮、藏書鎮、光福鎮接壤。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虎丘區轄區內,與虎丘區政府機構合署辦公。
蘇州虎丘區有幾個鎮?
虎丘區有2個鎮,分別是滸墅關鎮和通安鎮。
滸墅關鎮,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地處虎丘區北部,東與相城區黃橋街道、金閶區白洋灣街道接壤,南與楓橋街道相連,西與通安、東渚2鎮相接,北與相城區望亭、黃埭2鎮為鄰。
“先有滸墅關、后有蘇州城”。滸墅關鎮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相傳秦始皇南巡“求吳王劍,發闔閭墓”,見白虎蹲丘(今蘇州虎丘)上,率部追趕20余里,虎不見處,即名為“虎”地,幾經易名,唐代諱虎,改為“滸”。
五代吳越王錢忌,遂改名“滸墅”;明宣德四年(即1429年),戶部設鈔關于此,成為全國七大鈔關之一,遂名滸墅關,時已是“吳中第一大鎮”。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誤將“滸”字念成“許”,故至今一直稱“滸墅關”。
通安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通安鎮地處虎丘區西北部,東與滸墅關鎮相鄰,南與東渚鎮交界,西瀕太湖,北與相城區望亭鎮接壤。
通安古井遺址位于通安鄉金墅鎮西通安種植場。吳縣文管會于1986年2月中旬發現兩千多年前的古井4口,有土坑井和陶圈井2種,井坑都呈圓柱形,坑徑1米多,深為1~2.2米,坑壁平滑。在出土器物中有雙耳黑衣陶罐、圓底內凹罐、四系釉陶罐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蘇州新區虎丘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蘇州新區虎丘區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